
全國客戶合作熱線:0371-60109226
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分為:A預處理技術 B生化處理技術 C深度處理技術
A預處理技術分為
1.無板結微電解填料技術
主要應用于農藥、染料、醫藥、精細化工高濃度生產廢水治理中的物化預處理,達到降低廢水的毒性、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及可氧化性。
技術特點:
a在運行過程中,不鈍化、不板結、處理效果穩定。工藝流程簡單、投資費用少、運行成本低。
b活性強,比表面積大、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30-60分鐘,長期運行穩定有效。
c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氮、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能有效去除廢水毒性,顯著提高生化處理能力。
d使用壽命長、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劑。
2.氨氮吹脫吸收技術
該技術是在堿性條件下將氣體通入水中,使氣液相互充分接觸,水中溶解的游離氨穿過氣液界面,向氣相轉移,從而達到脫除氨氮的目的。系統采用多級逆流操作,塔內裝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氣、液傳質面積,從而有利于氨氣從廢水中轉移。
技術特點:
a整個處理流程與投資更為優化,系統吹脫產生的廢氣全部進入吸收系統,采用一臺離心風機貫穿全程,系統將塔體、吸收液槽、循環泵、吸收液管道系統組合成一套完整的設備,占地面積小,便于現場安裝及操作管理;
b設備內部采用鋼襯玻璃鋼材質進行加工,解決了傳統設備由污水腐蝕帶來的壽命較短的問題;
c設備設計合理,解決了低溫氣候對吹脫效率的影響,吹脫溫度亦可自由調節;
d設備結構緊湊,采用多級吹脫技術和采用稀硫酸吸收,傳質速度快,操作彈性大;
e風量和溫度可以調節,除霧效率高,氣液夾帶少;
f凈化率高,采用多級逆向噴淋,填料比表面積大,對氨氣的吸收率可達85%-95%
B生化處理技術
“QHQ”復合菌種技術
“清華清”復合菌微生物是由我公司與著名微生物科研機構聯合研發出的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高效復合微生物菌種。該菌群種類多、針對性強、適應性強,主要用于處理各類廢水,同時能處理廢氣及污泥。運用微生物菌群中各類細菌的自身功效,可針對各類污水中的不同種類和數量的有機污染物,投入特定配比的該微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本身產生的各種酶系,在有機物和菌種間構成生物鏈形成循環高分解鏈系統,可將有機污染物分解成CO2、H2O和CH4等無害的最終產物。
特點
1.該復合生物菌群對有機物的分解能力極強。特別針對化工業內多種低B/C值且帶有毒性的污染因子的水質具有非常好功效。同時能消除臭味,減少固體量,減少污泥產生量,剩余污泥僅為傳統生物法的10%,甚至更少,因此可以降低處理成本與操作難度。且具有良好抗負荷沖擊能力。
2.該復合生物菌群耐鹽性強。在高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及高氨氮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針對高含鹽化工廢水,不需大水量稀釋,從而減少了企業稀釋水用量和出口排水總量,同時減小生化處理系統構筑物的體積,降低投資成本。
3.該復合生物菌群僅需一次添加,無需補加再次馴化和復壯。微生物菌群本身無毒性,對消除COD、BOD、氨氮、硫化物、磷等污染速度快且強,其脫色能力是傳統生物法的2倍以上。
4.該復合生物菌群對氨氮具有較高的去除效率,當C:N=3:1的情況下,對高氮廢水的脫氮能力最高能可達到90%。
5. 該復合生物菌群的運用所需配套設備簡單,起動快,故障率低,調試周期短,成本低廉。特別與傳統污泥法相比,不存在污泥膨漲問題。
C深度處理技術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BAF)
主要應用于化工廢水生化處理末端治理,對廢水中剩余氨氮進行生物法的深度處理。
該裝置的特點:
以沸石濾料為骨架,多種多孔濾料組合構成固定床形式,具有掛膜時間短、生物固載量大的。
生物脫氨運行穩定、具備氨氮濃度波動的抗沖擊能力。去除率穩定、高達95%-99%。
耐受氨氮濃度高、進水氨氮濃度高達1000mg/l。
去除氨氮的同時具備去除部分剩余的有機物。